©TZHOU
Powered by LOFTER

小茉莉

之前写了很多自己从世界杯观赛体验中的一些感思,事实上最近常常自我反思的不止于此,还有关于人性的堕落、人性之恶,有的时候就发生在一念之间,正如春春新歌《动物世界》里所唱“天堂地狱,一念之间,千万别失去清醒。”我常常发现自己欲望的强弱、兴衰是周期性的,某一段时间会特别空虚,通常是工作状态不饱满、日常生活缺乏快乐的时期,自己对各种事物——性、金钱、权力、荣誉、赞美——的欲望会特别强烈,欲望的支配下,自己容易心神意乱,一不小心就掉入了“恶”的深渊。最近就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,自己会在Keep、hotbody上去勾搭一些身材不错的男生,都是20岁左右的直男小男生,我会主动提出加微信QQ,然后花很多时间去撩骚,而每次自己从中得到快感之后,都会对自己感到失望,对自己的行为为别人造成困扰而深感愧疚,但尽管每次都会反思,但下一次还是禁不住欲望的诱惑,一次次被黑暗吞噬,越来越深,直到这个阶段结束,直到太阳再次升起。人间一趟,看看太阳,真的没那么容易。

 

空虚总是与孤单、孤独为伴,尤其是在深夜2、3点难以入睡的时候,独身于巨大的黑暗之中,北京再大,梦想再大,在那个时候也就只有13平米的黑暗那么小,想逃离房间,逃离当下的生活,逃离北京,脑海中浮现出许许多多地方,上海、重庆、深圳、欧洲、以色列,一片阳光明媚。最近两个月,爸妈一个多月才打来一个电话,朋友从来不会过问,就连自己也不那么关系自己怎么了,一周七天都只是重复着家-公司两点一线的生活,得过且过,任时间推着自己流浪,像行尸走肉一样。我是谁?是谁的谁?好像我开始消失,开始死去。写到这里,在三里屯老书虫一片熙熙攘攘的嘈杂声中,耳机里播放着《小茉莉》,第一次发现这首歌如此动人,歌词中的小茉莉多美多有生命力啊,相比之下,自己是多可悲多可怜啊,连一只小茉莉都不如。

 

“夕阳照着我的小茉莉,小茉莉

海风吹着他的发,他的发

我和他在海边散步,他说他要寻找小贝壳。

月亮下的细雨都睡着,我的茉莉也睡了

寄给它一份安慰,好让它不忘记我

小茉莉,请不要把我忘记,太阳出来了,我回来看望你

小茉莉,请不要把我忘记,太阳出来了,我会来看望你”

 

以前每年这个时候,我都会养一株栀子花,享受悉心打理生活的趣味。现在,我开始遗忘自己、放弃自己。也难怪自己变得卑微、变得腐朽。你瞧那悉心栽培的小茉莉,被寄语安慰的小茉莉,不就是你自己吗?当你认真对待生活的时候,生活中到处都是你,在发光发热,你才不会被自己遗忘,被生活遗忘。

 

为了警醒自己、下定决心改变,上个月我关闭了朋友圈,给“朋友们”留下一“遗言”:停更。死于25。事实上,以朋友圈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充斥着太多负能量,无用垃圾信息泛滥、虚荣做作无时无刻不在上演,它们就像一粒粒细菌,不断地侵入在我们的身体,腐坏着我们的大脑和心灵,让我们不再会思考,变得冷漠,也失去了对抗病毒的抵抗力。这几年,我一直深受其害,变得浮夸、做作、虚荣,滋生出忧虑、浮躁等负面情绪,总是为自己是否会被喜欢而怀疑、担心、焦虑,总想着该怎么去讨好别人、去赢得一个个赞,它就像一个巨大的漩涡一样,把我们都卷入其中,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,越陷越深,我们害怕遗漏朋友的每一条状态,害怕自己被这个时代抛弃、遗忘。我们尽了全力参与,渴望着倾诉,渴望着被理解,我们不停地诉说只求一个不会反驳我们的听者,但事实是其中的每个人都很孤独,却并未因这相似的孤独而彼此理解、慰藉甚至沟通,反而越来越孤单。尽管如此,还是少有人敢于主动挣脱时代给我们的这把枷锁

 

“死于25”来自于春春歌曲《年轻气盛》的启示,死于25岁的少年,葬于75,直言不讳地道出大多数人到了25岁就遗忘自己、放弃自己、与生活妥协、被现实拖溃的现实。我意识到自己也正行走在这条道路之上,再不拐弯,也快死了。我想重拾自己年轻时候的品性,无畏、敢拼、真实、坚决、要发光发热、要创造价值。

 

然而,每一次的改变都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,我们需要与多年形成的黑暗的思维惯性力量相对抗,脑中的“细菌”并不会因为你做了要改变的决定就会死掉。关闭朋友圈之后的最初几天,这股惯性力量还是那么强大,尽管我主动切断了朋友圈的登陆入口,但它会带我去其他的地方——如ins、微博等其他社交媒体。那个时候,感觉自己和一个alcoholic或者drugaddict没什么区别,突然某一天不服用,会浑身难受,会想尽办法找具有同样功能的东西来满足自己已经形成的日常需求,状况并没有太大改观。撑过了最初几天,后面渐渐好了一点,但也仅仅而相比以前而言,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
 

关闭朋友圈也让我对人情冷暖有了更加直接的认知。所谓的“朋友”,大多数根本没时间想起你、关心你,即使你几个月不更新状态,他们也不会想起你,真正会想起你、关心你的真的屈指可数。记得最先发现我关闭朋友圈的是洪丽旸,不到2天她就送来了暖心的问候,此后霰妞、朱良薛、mommy、慢慢也发现了,好心关切了一番。我有些失落,对生活越来越心灰意冷,好像即使与世界切断联系,没有了家人、没有了朋友,一个人也能活,好像自己一直都是这么在活着。我不知道这么去想是应该还是不应该,决绝地与世俗牵绊断绝,会让自己变得更超脱,免于世俗之苦吗?还是会使自己变得更加自私、冷漠,一步步最终被人性的黑暗所吞噬,到了那个时候也许才发现自己真的变得孤立无援、甚至被周遭的一切口诛笔伐,自己能够健康地应对可能出现的一切状况吗?我真的很迷茫,不知所措,一方面,自己逐渐认知到即使是最深切的爱也无法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,但另一方面,每个人都需要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,也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和理由,失去了它,我们何以生存?

 

去年读了一本小说叫《心是孤独的猎手》,小说主要围绕哑巴辛格,黑人医生考普兰德,咖啡馆老板布瑞农,流浪汉醉鬼杰克,小女孩米克这几位主要人物展开,通过不同人的生活来展现不一样的孤单。小镇上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,有自己的生活轨迹,因为哑巴辛格,让四个人看似有关联。在分别拜访辛格时,他们会把自己的苦恼跟这个不会说话的人倾诉,似乎说了心会好受很多。他们自说自话,自我挣扎,急于找到理解,却总是囿于自身的孤岛,这让只善于倾听的辛格成为了他们心中上帝般的存在。但是哑巴也是人,他也有内心的苦恼,也渴望倾诉,他觉得这世上只有安尼懂他,每次跟安尼写信都是心灵的坦诚。后来安尼死了,辛格的孤独无法解决,他终于毫不留恋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安东尼死了,辛格自杀了,其余的人精神世界也全部都凋零了,曾经向辛格倾诉的心里话也烟消云散。他们只能继续活着,继续被笼罩在未知的绝望和压抑中,反复被掉进人类的困境。不再有倾听,不再有幻想出来的理解和共鸣,没有知己。整本书没有两颗心彼此深深地紧挨过,只有一颗孤独的心在慢慢接近另一颗,看起来无限接近,却又永不触碰。

 

从小说人物的孤独背后,我似乎看到了倾诉背后的孤独,和孤独背后的脆弱。自我倾诉之后,却只有更深的孤独。从那时开始,我们变的如此的暴烈,我们的心像饥渴的猎手,四处捕猎着一双倾听的耳朵。也是从那时起,我们变的无比脆弱,可能只因为一点点的理解,一点点的倾听,就可以投靠一个完全不爱的人,甚至,爱上他。

 

记得大学的时候,有一次和daddy探讨孤独,他说“孤独是常态”,早早地就向我点出了其存在的本质,但那时我还不能理解和体会。现在才慢慢意识到孤独客观永恒地存在,它深深的扎根在我们的生命中,永远不会退场,并非倾诉或倾听就可化解,但双向交流的缺失源于人性的自私,拒绝主动去倾听:交流的不可能,正是因为我们的自私,人类这种奇怪的生物,如此的渴望被理解,却又从来都忽视这那些渴望被我们理解的灵魂,我们可以为自己的热望奋不顾身,可是对于爱着我们的人,父母,朋友却可以对他们的热望完全视而不见,即便关注,也是因为意识到,他们和我们同样的孤独。渴望倾诉而拒绝倾听,这就是人类孤独的根源。我们以为倾诉会令我们不再孤独,结果却是南辕北辙,突然间我想停止写字,并且闭上嘴,试着忘掉我的想法,去理解那些孤独的灵魂,让世界安静下来,去倾听。我相信,这才是离开困境,唯一的路途。这才是拯救孤独,唯一的方法。

 

好了,现在我要关上电脑,去对面人来人往的三里屯village里找一家甜品店,好好吃一块甜到心里的蛋糕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8.06.23 于三里屯老书虫